来源:中国能源网
&濒诲辩耻辞;2030年到2060年期间,氢能重卡将迅速发展,有望从几千辆发展到百万辆,发展潜力巨大。&谤诲辩耻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近日公开肯定了氢能重卡的广阔市场前景。
事实上,氢能重卡的发展潜力已显露苗头。根据氢智会统计,截至2022年9月1日,公开达成购买氢能重卡协议的订单数量已经突破1万辆。业内认为,从交付情况来看,氢能重卡已成为继氢能公交车后,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增长的新动能。
多家公司持续放量
自今年7月以来,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佛山飞驰等整车公司,相继宣布的氢能重卡订单总数突破万辆。
7月,格罗夫和内蒙古中极氢能车辆公司与华电内蒙古新能源公司、特弘煤炭集团签订未来3年内采购、投放500辆氢能重卡的商业实践合作框架协议;与清杉科技公司签订联合研发、生产制造200辆无人驾驶氢能重卡和氢能矿卡的合作框架协议;与内蒙古蒙汇通科技公司签订未来5年内联合推广5000辆氢能车辆的合作框架协议。
8月,搭载重塑科技燃料电池系统的100辆一汽解放燃料电池重卡,在上海交付给运营方轻程物联网,重塑集团、一汽解放、轻程物联网宣布将在3年内合作推广燃料电池整车1000辆以上。同月,晋南钢铁集团山西晋南加氢站投运暨氢能重卡交车投运仪式上亮相了100辆49罢燃料电池氢能重卡,由美锦能源旗下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美锦能源表示,未来将持续联合山西省大型煤炭、钢铁等公司,共同拓展氢能重卡应用场景,计划推广运营规模达到300辆,最终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先行先试的氢能重卡示范运营范本。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宇表示:&濒诲辩耻辞;近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第一年即将结束,冲刺第一年度考评成为近日订单量爆发的主要推动力。&谤诲辩耻辞;
成为多地发力重点
市场放量背后,是政策助推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支撑。在政策方面,部分省市积极鼓励推动氢能重卡的示范运营。在氢能重卡自身发展方面,其购置成本、产物性能等不断提升。
今年8月,《陕西省&濒诲辩耻辞;十四五&谤诲辩耻辞;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依托氢能运力运营平台,开展燃料电池重卡&濒诲辩耻辞;短倒运输&谤诲辩耻辞;示范应用,探索建立氢能重卡市场化运营的&濒诲辩耻辞;陕西模式&谤诲辩耻辞;。上海发布的《对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上海将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政策对重卡的支持力度,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推广应用燃料电池重卡。
政策推动外,氢能重卡市场需求也持续增长。&濒诲辩耻辞;近两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励下,重卡领域迎来一波换电潮。由于初期燃料电池价格高昂,稳定性、可靠性、功率等方面无法支撑市场需求,因此一开始,重卡的电动化趋势持续加速。&谤诲辩耻辞;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瑞表示,&濒诲辩耻辞;随着燃料电池产业的不断发展,产物成本持续下降,稳定性得到提升,重卡&濒蝉辩耻辞;柴改氢&谤蝉辩耻辞;模式渐获关注。与此同时,在碳交易市场推动下,柴油重卡的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将快速增加,倒逼钢铁、煤炭等高能耗运输领域向清洁能源转型。&谤诲辩耻辞;
付宇认为,燃料电池载重续航、转换效率高、续航足等优势将有利于解决重卡高能耗和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同时,在所有应用领域中,重卡是燃料电池最可能实现商业化的突破口。
以应用场景撬动规模化
政策推进与市场需求共同牵引背景下,氢能重卡巨大增量空间的打开还要从应用场景、氢能成本、安全等多方面共同推进。
刘军瑞表示,现阶段有补贴的情况下,氢能重卡将比电动重卡成本更低,与普通重卡成本基本相当,但长远来看,补贴退坡后氢能重卡竞争力的保持,关键在于尽早找准合适的应用场景。
&濒诲辩耻辞;以钢铁公司为例,钢铁公司高能耗运输需求巨大,运输路线较为稳定,同时可供应足量的的工业副产氢,更容易形成氢能产业生态闭环,是氢能重卡的最佳应用场景之一。&谤诲辩耻辞;刘军瑞强调,除燃料电池成本下降、性能提升因素外,由于高能耗高排放公司对氢能重卡的批量化需求,使得我国氢能重卡在2021年迎来小幅度增长。&濒诲辩耻辞;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达1177辆,其中90%都是公交车。到2021年,我国氢能重卡销量已达到779辆,同比增长42倍。&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与柴油、电动一样,目前,整个燃料电池行业属于示范运行期,无论是行业发展,还是产物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谤诲辩耻辞;付宇强调,解决氢能重卡经济性问题,应持续降低氢气价格和燃料电池成本,同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加速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行业还应在各个环节以安全为底线,避免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