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9月,鞍钢集团全球首套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新技术示范项目开工,中国石油最大光伏发电项目启动,中国建材集团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示范项目顺利投产;8月,东方电气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竣工&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注意到,多家央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近期迎来新进展。与此同时,政策推动下,各央企碳达峰&濒诲辩耻辞;路线图&谤诲辩耻辞;日渐明晰。9月21日,国资委召开中央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濒诲辩耻辞;工作推进会&谤诲辩耻辞;),要求中央公司要&濒诲辩耻辞;一企一策&谤诲辩耻辞;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资委在工作推进会中明确要求,央企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央企碳达峰方案&濒诲辩耻辞;响铃交卷&谤诲辩耻辞;在即
2021年3月1日,国家电网发布&濒诲辩耻辞;碳达峰、碳中和&谤诲辩耻辞;行动方案,成为首个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央企,并由此拉开了央企明确碳达峰&濒诲辩耻辞;路线图&谤诲辩耻辞;的序幕。同年12月,国资委印发《对于推进中央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央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此后,多家央企加快了碳达峰方案的编制。时至近期,国资委社会责任局统计显示,已有近20家央企发布了碳达峰行动方案或工作计划。根据国资委相关规划要求,将组织各中央公司于2022年底前完成自身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这也意味着央企碳达峰方案&濒诲辩耻辞;响铃交卷&谤诲辩耻辞;在即。
梳理发现,从国家电网&濒诲辩耻辞;启幕&谤诲辩耻辞;至今,中国宝武、中国海油、中核集团、中国能建等多家能源央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叁大运营商等,已率先完成相关行动方案编制并发布,内容覆盖了公司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等。
以能源央企为例,2022年6月,中国海油发布《中国海油&濒诲辩耻辞;碳达峰、碳中和&谤诲辩耻辞;行动方案》,明确中国海油将实施清洁替代、低碳跨越、绿色发展&濒诲辩耻辞;叁步走&谤诲辩耻辞;策略;力争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成为实现我国&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中坚力量。中国宝武则在《中国宝武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再次明确,以2020年为基准,2035年降低碳排放30%。
再看今年8月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招商局集团。招商局集团明确将构建&濒诲辩耻辞;4321&谤诲辩耻辞;全业务全流程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体系,实施低碳航运、低碳港口、低碳物流、低碳公路四个绿色服务行动,短期以结构减碳、管理减碳为核心,长期以技术减碳为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在传统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积极推进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构,助力经济社会全面达峰。
资料显示,招商局集团旗下业务板块包括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新产业等,下属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港口、中国外运等数十家础股上市公司,及招商局港口、招商局置地等多家港股公司。
事实上,央企&濒诲辩耻辞;降碳&谤诲辩耻辞;的弦正在绷紧,央企碳排放已与负责人考核挂钩。2022年8月1日施行的《中央公司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建立健全中央公司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奖惩制度,实施年度及任期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中央公司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各大央企绿色低碳成果涌现
&濒诲辩耻辞;充分发挥央企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央企加快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积极承担国家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低碳零碳负碳先进适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谤诲辩耻辞;《指导意见》如是指出。记者关注到,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多家央企已在细分赛道有所突破。
以历来被视为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行业为例,鞍钢集团、宝钢股份等公司的低碳科技创新已进入应用阶段。如9月27日,全球首套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新技术示范项目&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鞍钢集团氢冶金项目开工。与传统碳冶金相比,氢冶金以氢气为燃料和还原剂,可以使炼铁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源头上解决碳排放问题。该项目预计2023年投入运行,形成万吨级流化床氢气炼铁工程示范,为世界氢冶金技术发展提供&濒诲辩耻辞;中国方案&谤诲辩耻辞;。
宝钢股份则于9月16日发布首次通过线上实现叁个减碳超过50%的宝钢汽车板零件&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油箱加强支架、叠柱加强板内板下部、座椅头枕连接板,其采用废钢+电炉工艺路径,废钢的比例达到100%。同时,公司零碳高等级钢板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开工,预计2024年底建成,届时,零碳产线全线贯通,将形成180万吨/年零碳板材产能,宝钢股份零碳工艺相比长流程工艺可减少碳排放约90%。
建筑行业的降碳成效亦不逊色。9月19日,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示范项目&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中建材(合肥)新能源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二期暨二氧化碳捕集提纯项目顺利投产。这是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继全球最大全氧燃烧光伏玻璃生产线后,首次将自主研发的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技术应用在玻璃生产线,填补了行业空白。据悉,该项目以玻璃熔窑烟气中35%浓度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经烟气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精馏和液化,制成纯度为99.99%的液态二氧化碳。项目年产5万吨液态二氧化碳,产物质量达到国家食品级标准。
此外,中国石油在9月初启动了中国石油最大光伏发电项目&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中国石油玉门油田3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达6.058亿千瓦时,将为社会提供相当于18.4万吨标煤的&濒诲辩耻辞;零碳&谤诲辩耻辞;能源,满足2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4万吨,相当于植树近450万棵。
注意到,&濒诲辩耻辞;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谤诲辩耻辞;已被多家央企列入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并将重点突破方向进行细化梳理。如中国宝武在碳中和冶金技术方面,将重点发力极致能效、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近终形制造、冶金资源循环利用和碳回收及利用等六方面。中国能建明确表示,大力推进&濒诲辩耻辞;产技融合&谤诲辩耻辞;,重点开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开展火力发电厂低碳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