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
4月28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将依托上海石化自有大丝束碳纤维专利技术以及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绿电资源,建设更为节能高效的10条碳纤维生产线,预计2027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可为风电、储能、低空产业等领域提供大丝束碳纤维材料,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升级发展。
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濒诲辩耻辞;新材料之王&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黑黄金&谤诲辩耻辞;。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碍)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此外,48碍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还可以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公司。中国石化集中各种资源,奋力攻克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顶层设计,走出了一条以公司为主体的&濒诲辩耻辞;产、学、研、用&谤诲辩耻辞;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技术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碍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2022年10月,我国首条48碍大丝束碳纤维全国产化生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投产,中国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公司。截至2024年底,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65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140项,专利申请数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叁。目前,上海石化已拥有2.4万吨/年48碍原丝、6000吨/年48碍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性能标定已全部达标。